财经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1-09-18 16:33:13
“骑田岭下困贫深,请战攻坚老骥奔。六载帮扶筑富路,新开桐洛小康春。”
2015年10月,年过半百的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郴州市中心支行宣传群工部部长蒋武生,积极响应郴州市委和中支党委号召,主动辞去在中支的职务,请缨来到位于骑田岭下的省级贫困村——宜章县白沙圩乡桐木湾村,参与驻村扶贫工作。2018年起,任洛角塘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支书。
“晴天一身汗,雨天两脚泥。”六年来,蒋武生累计行程8万余公里,开展入户走访3000余次,筹集各种扶贫资金2000万元,推动完成各类扶贫建设项目100余项,帮助解决群众诉求近1000次。一年365天,他有将近300天待在扶贫点上。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热血,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书写着基层央行人的责任和担当。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蒋队长”。
在蒋武生和同志们的帮扶下,两个驻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78户744人全部如期实现脱贫摘帽,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驻村前不足2800元增至2020年的1.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多种特色产业兴旺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村党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昔日的省级“贫困村”,变成了“省级卫生村”“模范信用村”。他本人也先后荣获郴州市委组织部表彰和嘉奖3次,还被评为“宜章县最美扶贫人”。
扑下身子摸实情
地处宜章县笆篱镇南部的桐木湾村与洛角塘村,下辖12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72户425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8户744人。多年来,村里没有发展任何集体经济项目,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玉米、烤烟、蔬菜等传统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为摸清驻点村的实际情况,蒋武生从驻村的第一天起,就一头扎在扶贫点上,每天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并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详细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人口、生产、生活现状、困难与需求,并逐一记录在册。六年来,蒋武生先后撰写《民情日记》1000多篇。
2018年1月,在如期帮扶桐木湾村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后,蒋武生又不顾劳累与疾病,马不停蹄地来到相邻的洛角塘村,继续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并任该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长。他带领队友们历时4个月,走访该村10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和1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经核实,清退76户,新纳入21户,最终精准核定该村贫困户为73户299人,并逐户制定了脱贫计划。
家住洛角塘村第一村民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邓国正,全家5口人,全靠他一人种田和打工维持生计。蒋武生驻村后,经认真考察,为他制定了利用自家屋前1.2亩水田养鸭的脱贫计划,并帮他向当地农商银行借了4万元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办起了家庭养鸭场,每年可出栏鸭子400只,年收入达2.4万元,安排他当护林员每年收入1万元,并于2018年实现了脱贫摘帽。“蒋队长帮我找到了好的脱贫路子,让我一下子甩掉了贫穷帽。”邓国正感激地说。
找准路子兴产业
“产业扶贫既是促进贫困人员较快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长期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蒋武生带领驻村工作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立足当地实际,积极引导驻点村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2016年,蒋武生首先帮助桐木湾村通过能人带动组建合作社的方式,筹资53万元,兴建了桐木湾村光伏发电站。该电站于2017年8月正式建成投产,年发电量达6.7万千瓦时以上,可为村集体增收7万元。2021年,他又引领帮助洛角塘村筹资70万元,兴建了装机2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今年5月正式投产,年发电量22万千瓦时以上,每年可为村增收11万元。
在推进产业扶贫实践中,蒋武生还着力引导贫困户利用扶贫小额贷款开展自主创业。他先后帮助82户贫困户向当地农商银行申请扶贫小额贴息贷款602万元,发展优质烤烟、药材、大棚蔬菜、生猪养殖等特色种养业,并通过农户自愿联合方式,组建了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会员178户,年均总收入达900万元,户均收入5万元。
2016年,蒋武生帮助驻点村李承能等6户贫困户贷款30万元,兴办了1个养猪场。2019年8月,又帮助续贷10万元扩大养殖规模。目前,该养殖场年出栏生猪 2000 头,年产值400多万元,利润 30多万元。“搭帮蒋队长帮忙,让我不仅脱了贫,而且还致了富,过上了小康生活!”李承能由衷地说。
六年来,蒋武生还通过“政府助保+实体企业+扶贫小额信贷+贫困农户”的方式,帮助驻点村26户贫困户贷款98 万元,入股宜章农业开发公司和天姿水厂,年均每户可得固定分红3200元;帮助60户贫困户216人与宜章百捷利、盛世农业等扶贫企业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每户每年可增收500元。同时,他还帮助驻点村73户贫困户结对本村万润种养殖合作社,每户每年可增收 1000元。此外,他还与镇、县劳保站联合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8次,共计培训村民300余名,并推荐外出务工150余名,为村民发展产业、持续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多方治理促发展
“下雨喝浊水,天旱禾苗枯;电压不稳定,手机常隔音。”一直以来,桐木湾村与洛角塘村因地处边远山区,村里的水、电、路、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为尽快改变驻点村落后面貌,蒋武生和队友们多方奔走,主动争取扶贫资金2000余万元,先后新修环村道路1.36公里,硬化村级道路9公里,扩宽道路7.5公里,修缮农田灌溉水渠4.7公里、河道治理2公里、新建引水河坝1个。同时,还完成人畜饮水、农网改造、移动网络、校舍拆建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6个,并分别为两村新建了村级综合服务楼、老年活动中心和村民活动广场,为村里3个小学都建设了留守儿童之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为了让村民和贫困户有更多的获得感,蒋武生还主动向上争取教育、救济资金32.3万元,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每年组织协调相关医院和金融机构,为村民开展义诊与金融宣传活动,累计达22次;每逢节假日,他还亲自登门,挨家挨户慰问村里的老人、留守儿童、重疾患者、低保、五保户。他还自掏腰包3000元,为6户贫困户家庭解决燃眉之急。2018年,贫困户李兰凤因病住院,他通过众筹方式,帮助解决了3万多元医药费。此外,他还帮助村里5名孤儿与社会爱心人士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每人每年可获得2000元的爱心助学款,直到他们完成大学学业。
2020年除夕,好不容易回家过年的蒋武生,突然接到郴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办打来的紧急电话,他二话不说,立即丢下家人,提前赶回村里,部署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钟才吃了一碗方便面,就算是年夜饭了。大年初一一大早,他又赶回郴州,忙着为村里采购各种防疫物资。防疫后期,他又组织村民复工复产,为村民开具外出务工健康证明200多份。
为了给村里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蒋武生还特别注重加强驻点村的村委班子建设。几年来,他先后发展新党员7名,培养后备干部7人。他带头落实支部各项制度,经常为全村党员讲党课,还建立实行了党员积分考核制度,加强党员日常管理。2018年,桐木湾村荣获“省级卫生村”、“县级信用示范村”;洛角塘村荣获“市级卫生村”,该村党支部2018、2019、2020连续三年被评为“一类党支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