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1-10-14 20:02:02
本网讯 2021年,人行贵阳中支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积极打造“五度”(温度、热度、深度、速度、亲和度)特色集中宣传模式,大力开展反洗钱宣传,营造“反洗钱反恐怖融资人人有责、人人相关”浓厚氛围,不断提高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聚焦老弱群体有“温度”。老年人和残疾人、学生属于被骗高危群体。人行贵阳中支通过走进敬老院、聋哑学校、大学校园,讲解当前洗钱、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的案例,拍摄制作《“防骗手语”教你捏紧“钱袋子”》和《小荧手语防诈骗》等宣传视频,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学生识别和预防洗钱、电诈等违法犯罪,切实保护老弱和学生群体免受不法侵害。
节日庆典助力宣传有“热度”。在喜迎建党100周年之际,人行贵阳中支充分发挥贵州省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向广大游客及社会公众开展反洗钱知识的宣传。在遵义,人行遵义中支青年职工来到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等红色圣地,向游客宣讲洗钱带来的危害,怎么识别生活中的洗钱风险等知识,充分扩大了宣传受众,提升了宣传效果。此外,还通过“六月六”、州庆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双语”讲解、村委会“小喇叭”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少数民族群众不出售、出借银行卡及身份信息,增强反洗钱意识,切实维护自身权益。
惠及偏远少数民族村寨有“深度”。贵州少数民族占总常住人口比例达36.44%。受农村少数民族区域习俗及地域特殊性,许多不法分子将洗钱犯罪行为向农村少数民族地区转移。针对部分偏远少数民族村寨留守中老年人汉语熟悉程度低,传统反洗钱宣传方式效果不佳的状况,本次宣传将少数民族区域作为重要一环,着力打通反洗钱宣传的“最后一公里”。人行黔南州中支、黔西南州中支、毕节中支等地结合该辖区少数民族多的特点,组织本辖区内人行及金融机构的水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员工,有针对性地深入村寨开展辖区群众本民族语言的反洗钱宣讲活动,以带有民族特色的方式“接地气”讲解反洗钱知识,更契合少数民族群众风俗习俗,更容易被吸收和接纳。
外卖送反洗钱知识到家有“速度”。在本次集中宣传活动中,积极创新形式,结合时下流行外卖元素,联合当地外卖平台,全面铺开“你点我就送反洗钱知识到万家”宣传活动,并由人民银行统筹推进、金融机构协调配合、外卖平台负责实施。活动开始前,主办方在启动仪式上对外卖商家和骑手开展了反洗钱知识专题宣讲并发放宣传资料,以点带面,发挥其带动作用,为全面推进本次宣传活动做好准备。活动开始后,主办方印制“增强反洗钱意识,维护金融安全”标识的外卖口袋26万份,高精不干胶贴9万份,由外卖平台整合上百辆外卖车,数百个外卖骑手,以日均派单约8000左右的流速进行滚动宣传,大幅提高了宣传“速度”。
巧用新媒体提高“亲和度”。考虑到线下宣传的局限性,为有效提升宣传效果,辖内金融机构广泛利用微信朋友圈、抖音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方式等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反洗钱知识宣传,发布参与洗钱活动带来的危害。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利用微信公众号,将反洗钱小知识与反赌防诈技巧相结合,以简单有力的文字向社会公众展示风险防范技巧;贵州银行打破固有宣传形式,在全行范围内组织开展“反洗钱人人拍”活动,采用真人讲解、动画、情景剧等易于社会公众理解的方式,推动宣传活动开展。
此次集中宣传,贵州省6000余个银行、证券、保险、财务公司、支付机构及其网点通过电子屏幕、海报机、宣传册宣、微信、抖音等形式广泛宣传防范洗钱、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的知识和案例。目前,已在贵州省800余个社区、80多座校园、近1000家企业园区、50余个商圈街区、80多个旅游景区,以及200余个集贸市场,累计发放反洗钱宣传资料400余万份,开展各类现场培训宣讲500多场次,制作各类宣传短视频50多部,向全省1000余万客户发送“防诈反赌 金融守护”宣传短信,开展城市电梯楼宇电视屏宣覆盖率超过15%,报送宣传参赛文章400余篇,本次集中宣传全省受众面达500多万人次。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