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1-10-15 11:03:37
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中国昆明召开。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而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近年来,人行昆明中支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推动云南省金融系统持续加大支持力度,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金融力量。
金融活水润泽生态福地助力珍稀物种回归
红河州屏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拥有我国大陆唯一的热带湿润雨林,是众多古老生物的避难所,其中,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74种。当地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投入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中,大力支持重点保护植物种植。截至2021年9月末,红河州辖区金融机构分别累计发放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沙树、红豆杉、黄花梨种植贷款3972万元、1229.75万元、250万元。植物环境修复同步利好动物保护。目前,该保护区已记录动物134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
石屏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4个管控区域呈现不同的生态环境,为各种野生鸟类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场所。为加强湖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截至2021年9月末,当地金融机构发放贷款4.8亿元,支持异龙湖退耕还湖、生态修复、补水工程项目,有效助力湖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景观逐步恢复,流域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1%以上。世界濒危物种紫水鸡,珍稀物种水雉、灰头麦鸡、白骨顶鸡等重新回归,湖区湿地鸟类增加至165种。
金融资源汇聚高原湖泊促进水域环境改善
2018年,大理州打响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金融助力破解生态保护资金难题,为打赢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注入强劲动能。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大理分行分别为洱海环湖截污项目提供22.8亿元、10.6亿元资金支持,富滇银行大理分行对凤仪污水及再生水系统配套管网工程、洱源县入湖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等5个项目发放贷款26.5亿元。目前,洱海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全湖水质达Ⅱ类,建成4400多公里污水收集管网,修复生态湿地790公顷、生态岸线32公里。
文山州银行机构信贷业务主动向高原地区水源污染防治、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倾斜,有效保障了高原喀斯特地区水利生态保护项目的顺利实施。截至2021年6月末,生态环境产业贷款余额11.38亿元。其中,农发行文山州分行向马关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大丫口水库污染防治工程项目发放贷款6000万元,专项支持水源地隔离防护设施建设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主要入库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金融智慧聚力产品创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云南省于1993年即建立了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制度,并于2014年实现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全覆盖,此后不断完善,为野生动物生存繁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金融解决方案。
西双版纳州对野生动物肇事赔偿施行政企合作模式,按照“政府投保、保险公司理赔、受灾群众获益”原则,2011年以来,地方财政年均投入1418万元资金,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签订保险服务协议。2021年起,改由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90%)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10%)共同承保,创新开办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项目,为因野生动物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提供保障,在全国率先创立了野生亚洲象公众责任险,广受群众好评。截至2021年8月末,投保金额累计达1.4亿元。
保山市由政府出资统一投保,保险公司负责救助赔付,为全市范围内野生动物造成的人身伤害和农(林)作物受损提供保障。据腾冲市林草部门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0年,野生动物肇事核定案件3211起,理赔金额358万元。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的针对性、有效性,施甸县就公益林、商业林分别建立“财政+保险”“财政+农户+保险”两种投保方式。截至2021年9月末,累计投保66万元,覆盖56万亩公益林、11万亩商业林,分别理赔270亩、320亩,为灾后受损森林资源修复、保障森林覆盖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融力量聚焦义务履行呼吁社会共绘蓝图
9月7日至10月31日,华夏保险云南分公司、招商银行昆明分行等7家金融机构联合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西南项目中心、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生物多样性 爱心守护”公益活动,参与者扫码进入主题活动H5,即可成为自然守护者,每点亮一次守护,金融机构便捐献1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用于穿山甲、绿孔雀、云豹等珍稀物种保护。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启动“种子计划”,免费向公众发放2021份“种子盲盒”,通过抖音开设分享专题,引导社会关注并参与到物种保护中来。
恒生银行昆明分行携手云南省林科院、广东千禾基金会在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通过赋能社区关键农户,带动当地保护墨江高山传统紫米资源,一体化推进生态资源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
相关链接
滇池流域首次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经过约18个月的科考调查,滇池流域首次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滇池流域生物多样性绿皮书》于10月13日发布。调查显示,滇池流域植物、鸟类物种较为丰富,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水平偏低,滇池特有物种滇池金线鲃种群野外复壮情况良好。
据介绍,滇池是云贵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滇池流域位于云贵高原核心区域,流域面积为2920平方公里,流域内具备了典型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特征。此次调查从物种、景观、生态系统、基因4个层次对滇池流域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调查发布的《滇池流域生物多样性绿皮书》显示,滇池流域共记录维管植物1682种。调查显示,滇池流域内重点保护植物数量较多,其中包括金铁锁、金荞麦、大叶榉树等9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此外,滇池流域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水平偏低,鸟类物种则较为丰富。调查共记录鸟类31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2种。
此次调查发现,滇池特有鱼种滇池金线鲃保育及种群野外复壮情况良好。昆明市开展滇池金线鲃增殖放流十余年来,滇池金线鲃已在滇池上游支流盘龙江形成了一个稳定种群。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显示,滇池金线鲃可在滇池现有水环境中生存,且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其生长速度快于池塘养殖种群。
此次调查由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立项资助,由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组成的团队承担调查工作。(据新华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