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1-10-16 02:46:18
“天灾无情,人间有义。”家住河南淇县西岗镇刘拐庄村的白文清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今年7月,河南多地遭遇特大降雨侵袭,白文清所在的鹤壁淇县也遭了灾,他家流转的百亩良田被淹,农机器械损坏。
“整地、修机器,钱从哪里来?”正当白文清一筹莫展之际,人行鹤壁市中支带领当地的金融机构进村了,送来了帮助乡亲们恢复生产的“真金白银”。获批20万元优惠利率贷款,让白文清有了灾后重建的底气和信心。
为助力河南灾后重建,人民银行下发《关于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河南省灾后重建的通知》,增加河南省200亿元专项再贷款额度,用于支持受灾地区法人金融机构发放灾后重建贷款。人行郑州中支迅速传达并贯彻工作要求,印发《关于加强专项再贷款运用管理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通知》,从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合同文本、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抓好落实,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金融机构要把支持灾后重建作为检视政治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夯实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基础的抓手,确保靶向精准,抓出实效。”在近日人行郑州中支组织召开的河南省灾后恢复重建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会上,该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深德如是强调。《金融时报》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在河南发生灾情的次日,郑州中支立即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汛救灾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并根据灾后恢复重建新形势,适时制发《关于扎实做好灾后恢复重建金融支持工作的通知》,引导信贷资金投向灾后重建领域。全省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发挥比较优势,制定了切合实际的金融服务方案,努力满足灾后恢复重建和乡村振兴领域的资金需求。其中,农发行河南省分行连夜制定《关于启动信贷业务应急通道支持救灾应急事项的通知》,国开行河南省分行推出《关于做好受灾地区助学贷款受理和还款救助工作的通知》,河南省农信联社印发《关于做好当前防汛救灾信贷服务工作的通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金融系统已累计发放抗汛救灾类贷款1314亿元。
灾情发生以来,河南省金融系统强化逆周期信贷投放,为灾后恢复重建和乡村振兴提供了较好的资金保障。郑州中支针对鹤壁、焦作等受灾严重地区,调增支小再贷款限额9.4亿元,为5家法人金融机构增加了大额存单备案额度34亿元。全省金融机构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主动争取上级专项资金规模,持续加大对受灾地区的信贷投放。其中,进出口银行发行30亿元抗洪涝稳外贸主题金融债券,工行、中行河南省分行等向上级行争取到“救灾专项贷”规模合计1270亿元,中原银行、郑州银行等法人金融机构纷纷单列专项额度,为受灾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7至8月,河南省新增人民币贷款947亿元,其中,法人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40亿元。
与此同时,河南省金融系统持续深入落实民营小微金融服务“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和金融支持市场主体特别帮扶行动,针对名录库中的受灾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创新金融服务,有效满足市场主体合理的资金需求。郑州中支联合有关厅局推出灾后重建信用贷款政策,为受灾严重群体恢复生产提供不超过30万元的纯信用、随用随贷、专款专用、循环使用的信贷支持。各金融机构纷纷开辟信贷审批绿色通道,采取“容缺办贷”方式,对灾后重建融资需求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贷款。灾情发生以来,全省金融系统累计对接企业8.4万家次,推出197款专属防汛救灾产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