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1-10-19 09:17:40
“从来没想到,贷款的利息成本能几乎为零。”广州某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地说。该公司是一家专攻脂肪酸营养平衡与研发应用的小微企业,去年初受疫情影响,其湖北全资子公司订单改在广州生产,运输、人工成本大幅上升,企业资金十分紧张。广州银行客户经理主动对接,根据企业情况采用纯质押融资方式,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向企业发放500万元优惠贷款。在广州市、区贴息补贴下,这笔贷款成本几乎为零,支持生产经营迅速有序恢复。2021年3月,该笔贷款到期在即,广州银行为其办理续授信500万元,再为企业持续稳健发展“输血”。
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支持。今年以来,广东银保监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银保监会工作安排,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辖内银行业保险业精准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慢、贵,实现小微金融“增量扩面、提质降本”。
截至2021年7月末,辖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9万亿元,同比增长37.64%,有贷款余额户数134.31万户,同比增加17.43万户;信用贷款和续贷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6.44%和43.02%。1至7月,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2020年下降0.84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下降0.32个百分点。2021年新发放小微企业“首贷户”1.87万户,发放额度710.44亿元。
完善机制建设
以高效监管促行动落地
小微企业要便捷地获得金融服务,就必定得有完善高效的监管机制保驾护航。目前,广东银保监局建立起包括省局、辖内19个银保监分局在内的全方位上下联动普惠金融监管体系,并推动辖内银行机构共设立28个普惠金融事业部、339个普惠金融部门、226个小微支行,专岗专人负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
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该局构建了全覆盖监测考核制度,覆盖辖内200余家银行保险机构和19个银保监分局的8套统计报表,各重点指标均细化到7类银行机构条线和各地市,按月跟踪监测;实行“月度提示+季度通报”考核督办机制,压实主体责任,有计划、有节奏地推动工作任务稳步进行。对于落实不力的机构,该局将采取发出监管提示函、监管约谈、走访督查等监管措施,形成闭环督办流程。
该局全面开展小微金融监管评价,将辖内包括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村镇银行在内的138家法人银行机构全部纳入评价范围,对小微金融服务情况进行“深度体检”“对症下药”。并且,根据监管评价结果及各项评价要素和指标情况,“一行一策”对辖内银行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确定督导、推动、检查的重点。
此外,针对延期还本付息工作,该局建立专项工作机制,推动银行机构积极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为企业渡过难关创造良好条件。
打造数字平台
深化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疫情期间,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资金紧张是其中一项,及时满足企业融资需求至关重要。从广东银保监局的实践来看,数字化平台能发挥大作用。
记者了解到,该局联合广东省工信厅、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搭建“粤信融稳企业保就业平台”,通过平台向银行精准推送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的重点支持企业名单,银行逐家对接重点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截至目前,辖内银行机构累计对接企业超过3.31万家,提供授信支持超1.15万家、3400多亿元。同时,联合相关政府部门梳理汇总各家银行近2000款稳企业保就业信贷产品信息和申请方式,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消保协会和媒体等100多个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发布,畅通市场主体申请信贷产品和服务渠道,提高银企对接响应效率。
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难题,目前,广东银保监局辖内已建立“中小融”“粤信融”“中征应收账款”和“信易贷”四大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其中,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创新平台(简称“中小融”)整合了金融、科技、税务、司法以及水电气等数据信息,为银行机构评价企业提供信息采集、信用评级、信息共享、线上融资对接、风险补偿等一体化线上智能融资数据服务和信用信息支持,并探索运用区块链等技术建立信息共享、隐私保护和互信机制。目前,该平台已申请接入超250项数据,实现入驻金融机构405家,累计服务企业近百万家,发布金融产品1102款,实现融资超450亿元。
密切银企对接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为提升金融服务与企业融资需求的适配性,广东银保监局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工作,指导广东银行同业公会组织辖内200多家银行机构约1万个银行网点,对符合要求的超70万家小微企业精准对接筛选,逐一配对“专属”客户经理,开展特色化宣传活动,定期制作工作简报。据初步统计,辖内银行机构已对超68.5万户小微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愿意接受银行上门的企业超4.9万户,已获授信小微企业1.1万户,授信金额191.18亿元,其中首贷户占比超七成。
此外,该局指导银行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广州市越秀区金融局、越秀区人民街党工委在全国率先开展“普惠金融驿站”试点,由20家银行保险机构派驻人员与派出所专区民警组成社区普惠金融“双专员”,充分运用物理场所、微信小程序或APP三个层级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教育、宣传和对接,建立银企“面对面”沟通渠道,真正让金融需求“提得出、听得到”,服务供给“做得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