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市场突围,这家银行有什么“高招”?

财经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1-10-20 17:47:33

刚大学毕业时,朱露露没想过银行客户经理要春帮插秧、夏帮采桑,忙时还要卷起裤腿赶猪羊。今年2月,22岁的朱露露正式入职修水九银村镇银行,成为白岭镇桃树村一名普惠金融服务站驻村客户经理。江西省修水县位于湘鄂赣三省九县的中心,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县,而桃树村恰好在三省交界处。

对桃树村最低发放200万元贷款,是朱露露所在服务站的任务,尽管这连村干部都觉得很难完成。可是,服务站“落户”半年,从最初不被村民接纳、信任,到村民们主动提出,驻村人员外出时,帮忙照看他们晾晒的衣被。不仅服务站与村民亲如一家,村里的贷款也突破了600万元。

在桃树村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偶然。2020年,修水九银村镇银行探索普惠金融新模式,俯身下沉扎根农村,在村一级组织建立普惠金融服务站驻村机制。一年来,18名正式员工,6家普惠金融服务站,为6个乡镇79个行政村发放贷款1066笔,金额累计8000万元。面对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重心下沉带来的激烈竞争,业务不降反增,这其中缘由何在?修水九银村镇银行又有何奥秘?《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驻村”带来的改变远不止贷款这么简单。

县域发展遇窘境

修水九银村镇银行由九江银行发起设立,是江西首家村镇银行,成立已有14年。一直以来扎根县域,但发展并不如意,作为最小的一级法人银行,品牌和市场影响力小,面对县域金融的激烈竞争,十余年来贷款规模仅4亿元。

2020年初,陈阳从九江银行到修水九银村镇银行任职行长,此前从未有过村镇银行工作经历的她表示,刚接手时确实不知如何下手。尤其是近年来大型银行发力普惠型小微信贷,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对村镇银行形成挤压。“那段时间每天都要从保险柜里拿出他项权证,客户流失很严重,”谈及过往,陈阳感慨道,“在额度和价格上,我们与大型银行相比没有竞争优势。”她一语道出村镇银行在县域面临的窘境。

村镇银行想要突围,必须另辟蹊径。随着工作重点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有效信贷需求势必会大幅增加。如果能进一步下沉,一定会找到更合适的细分市场。对此,陈阳意识到,村镇两级才是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赛道上的不二选择。船小调头快。2020年3月,修水九银村镇银行在人行修水县支行和发起行的引导下大胆创新,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确立了“本土化、有特色、沉下去、不做大、能盈利、可持续”的十八字经营发展方针。以设立“驻村普惠金融服务站”为突破口,把机构、网点向乡镇、村延伸,全力打造村镇服务特色品牌。

田间地头拓空间

思路决定出路。驻村有助于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外延,打造更具地方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这与人民银行普惠金融工作不谋而合。为此,人行修水县支行结合全县普惠金融工作推进计划,帮助修水九银村镇银行从乡镇人口、金融布局、地域经济情况,筛选6家普惠金融服务站试水,并制定“普惠金融服务站三必须”,最核心的是必须本行员工驻村。

驻村的关键在人。服务站远离县城、条件相对艰苦,驻村人员的选拔和管理,决定了服务站运行效果和工作质量。为此,修水九银村镇银行从业务上要求必须有客户经理和营销经理,确保信贷审批、网银使用等专业性较强的业务能够现场办;从留人和发展角度,又先后明确了本地本村员工学历和年龄可适当放宽,薪酬方面,信贷客户数和覆盖面均纳入考核及同等条件有服务站工作经历可优先提拔等制度。

驻村员工通过每日上户走访、参加村委会议、开展公益宣传等多频次、深入式互动,了解村民金融需求,并对村镇银行特色贷款、优惠政策进行推介。通过点滴积累,在收获村民信任同时,实现整村金融需求摸排和建档立卡全覆盖。记者在采访中留意到,驻村客户经理们在筛选客户时更看重的是家庭状况、农户人品、成长史以及是否有不良嗜好等“软信息”,而这些信息的获取正是建立在驻村实现的“银农一家亲”基础上。

反复多次地走村上户,让80%以上建档立卡村民信息实现深度动态化管理和实时更新。服务站既能够凭借这些信息确定要不要贷、贷多少,也掌握了贷款使用和风险情况。因此在产品设计上,九银村镇银行也能够围绕客户“短、频、快”的需求,创新“农户贷”线上信用类信贷产品,让无抵押无担保的农户顺利获得贷款。此外,九银村镇银行还为农户提供了灵活的还款方式和差异化的定价。据统计,截至目前“农户贷”没有发生一笔不良贷款。

普惠发展闯新路

从普惠金融服务站驻村机制建立,至2021年7月末,修水九银村镇银行农户贷款余额从最初9笔58万元,增长至660笔5488万元,增量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0%。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这一尝试,对于修水九银村镇银行而言,不仅是农村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上的变化,更是一种生存之道,一种回归本源,对探路村镇银行发展影响深远,同时也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强烈的下沉意愿,为村镇银行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从县城下沉到村,对于修水九银村镇银行是背水一战。以普惠金融服务站的形式把人员和网点下沉到村里,恰好填补上农村最底层金融机构空白点。陈阳告诉记者,虽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却找到了出路,让修水九银村镇银行面貌焕然一新。事实上,普惠金融服务站驻村工作的深入,带动了银行各项贷款大幅增长。7月末,全行贷款余额增长至5.3亿元,实际净增超过1.6亿元。

融洽的银农关系,打破了金融对农村认知的固有思维。在农村,信用贷款不一定比抵押贷款风险高,小额贷款不一定比大额贷款收益低;相比生产资金需求,消费资金需求日趋旺盛;服务体验成为挑选金融机构的重要考量。这些概念随着普惠金融服务站的发展日益清晰,从而坚定了陈阳把服务站全面铺向农村的决心。据了解,修水九银村镇银行将加快网点下沉,三年内开设20家普惠金融服务站,为36个乡镇的361个行政村输送金融力量,以提高该行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瞄准发展需求,为普惠金融再升级提供范式。一直以来,人行九江市中支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工作开展。修水九银村镇银行创新普惠金融服务站驻村模式,依托灵活多元的产品体系和细致入微的金融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在谈及这一做法时,人行九江市中支副行长邹翔表示:“村镇银行在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方面有独特优势。由驻村带来的深度融合,让村镇银行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差异化和定制化的发展需求。”

标签: 农村 市场 突围 这家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