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出台15条纾困金融举措助力抗击疫情

财经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1-11-10 16:47:02

为应对近期甘肃省内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推动全省金融机构加大对市场主体支持力度,11月4日,人行兰州中支、甘肃银保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助力全省抗击疫情和稳企纾困的通知》,提出七个方面15条举措,从金融支持总量、结构、价格、产品、机制等多层面提出具体要求,以最大程度缓解此轮疫情冲击对经济发展、企业和民生的影响,支持稳企纾困和高质量发展。

聚焦三类主体加大信贷支持

《通知》针对保障疫情防控和稳企稳岗资金需求,明确对“三类”主体加大信贷重点支持,包括对抗疫保供和受疫情影响企业的定向支持、对稳定扩大就业重点群体的金融支持、对结构升级重点企业的中长期信贷供给。要求甘肃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先满足卫生防疫、医药用品制造及采购、居民生活必需品生产和流通方面的合理资金需求,加大对线下零售、住宿餐饮、外资外贸等受疫情持续影响企业的支持,持续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小店、商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稳定扩大就业重点群体的金融支持,重点增加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小微企业的中长期信贷支持。“三类”主体的信贷支持措施,有效兼顾了抗击短期疫情冲击和长期结构升级融资需求。

《通知》还鼓励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科技赋能,开发线上金融产品,发放信用贷款、供应链融资等,丰富多层次信贷产品供给。支持银行机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开发并持续完善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等贷款产品,合理设置贷款期限,提升企业用款便利度。

多渠道支持企业渡过难关

《通知》从还贷期限、融资成本、保险保障等方面出台支持举措,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针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困难的企业,《通知》要求甘肃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盲目惜贷、抽贷、断贷、压贷,不得随意调降信用等级和风险分类,不得随意压缩贷款规模和授信额度。同时,对因疫情影响暂时还款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到期贷款,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经自主协商,通过续贷、展期、调整还款计划等多种方式,保持对融资企业信贷支持的稳定性。

为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通知》要求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贷款利率、融资收费和支付手续费等多方面发力,推动落实减费让利政策措施,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经营成本。要求银行机构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用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成果,推动小微企业贷款实际利率水平稳中有降。规范信贷、助贷、增信、考核等各环节收费,严格“负面清单”红线管理,杜绝违规收费行为,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落实支付手续费降费政策,在银行账户服务、人民币结算、电子银行、银行卡刷卡等方面降低支付手续费,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此外,《通知》还要求银行机构建立资金划拨绿色通道,对防控救灾财政资金划转、政府机构和防控相关企事业单位紧急取现、资金划转等与疫情防控有关业务随到随办、优先办理,对所有涉及防控和救急资金划拨,免收取手续费。

在保险保障方面,《通知》要求省内各保险机构要进一步畅通线上服务渠道,提高投保、承保审批、理赔效率,认真做好与疫情相关的各项保险理赔服务。要向流通类企业和制造类、服务类企业提供涵盖安全生产、存货损失及“复业保”“暖疫保”等风险保障产品。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或受疫情影响受损的出险客户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应赔尽赔、能赔快赔,为出险客户提供及时的资金支持。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办理限期申请、申报、缴费等业务保险事宜,酌情予以延期处理;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予以优先处理赔案,对通过“单一窗口”投保的小微企业案件实现快速理赔。

发挥监管合力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通知》从外部监管和政策引导两方面发力,提出将发挥监管合力,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内部机制安排,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

《通知》提出,人行兰州中支将进一步强化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好中小微企业区域融资环境评价,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改进完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甘肃银保监局将进一步强化监管引领,用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指挥棒”,围绕“两增”目标,实施分类考核督导。

《通知》要求甘肃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内部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评价上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单列小微企业专项信贷计划,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专项激励费用补贴等内部资源上加大对小微业务倾斜,在绩效考评、资源分配、授信审批权限等方面对抗击疫情突出、服务小微企业成效显著的分支机构倾斜。鼓励加大对分支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考核比重。改进完善尽职免责制度,进一步提高小微信贷从业人员免责比例,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鼓励建立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界定基层员工操作规范,免除小微信贷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标签: 甘肃 纾困 甘肃出台15条纾困金融举措助力抗击疫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