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1-11-11 15:17:37
本网讯 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助力“双碳”战略是新发展阶段下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贯彻新发展理念与“30·60”目标的重要内容和举措。近年来,江苏溧阳市辖内各金融机构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普遍实施环境和社会风险“一票否决制”,对“两高一剩”行业强化授信限额管理。部分金融机构将绿色金融发展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下达专项任务指标,制定出台了专项操作流程和工作指引,并将绿色信贷指标纳入内控评价考核范围。
在金融强力助推下,作为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之一,溧阳走出一条绿色现代化路径。5年来投入40多亿元治山理水,建成天目湖、长荡湖两大国家级湿地公园,为全国县域唯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4%,美丽乡村建成率全省领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均获2020年度全省考核第一等次。
溧阳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导向,注重绿色金融与溧阳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融合创新,以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和支柱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为主线,制定印发《溧阳市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绿色发展工作方案》,引导金融机构把握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绿色发展机遇,重点关注危废处理、生态修复、环境基础设施和清洁能源领域的市场机会,关注“推进电网智能化应用和区域智慧能源网建设”“中国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储能促进项目”、“碳达峰、碳中和”等项目,推进绿色信贷增量扩面、绿色发展精准对接、绿色机制健全优化、绿色产品提质创新、绿色政策配套完善和绿色服务赋能增效,并将“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指标纳入金融机构执行人民银行年度政策评价,从部门设置、资源配置、激励考核、产品创新等方面,形成支持绿色低碳、退出“两高”行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溧阳结合当地实际,围绕“四大经济”制定溧阳市绿色金融专项统计制度,对先进制造、高端休闲、现代健康、新型智慧等产业项目进行专项统计,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工作进行评价。通过文件指导、培训辅导、现场督导等方式夯实数据质量,提高银行“识绿”能力。同时,按季通报全市金融机构绿色贷款总量及占比情况,增强银行“比绿”意识。
为畅通资源导向机制,溧阳一方面是强化金融支持“五个示范”建设,组织开展“金融赋能绿色发展”政银企对接会,并以溧阳市每月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为契机,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强对辖内先进制造、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三农”等绿色发展领域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是深化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普惠金融(征信)试验”试点,创新供应链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推动银行机构开辟绿色通道,支持全市千亿级动力电池和绿色储能产业集群建设,助力“电动溧阳”建设。
围绕全市绿色产业项目,溧阳绿色金融产品加速推广,助力实现生态资源价值。溧阳市建立了以生态产品交易市场为核心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并被国家发改委作为案例全国推广。全市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这一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重要载体的建立、使用和拓展等各个阶段,为推动建设地方碳普惠市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贡献了金融力量。2021年8月,溧阳市平陵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批准了16亿元溧阳市政府投资基金权益出资型票据,由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承销,这是全国首单以县域国企AA主体资格获批注册的权益出资型票据。
在金融强有力的推动下,溧阳四大经济导向明确,信贷资源配置优化。2021年至今,全市金融机构为四大经济绿色发展项目授信365亿元,贷款余额98.37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在高效节能装备制造、先进环保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区绿色升级、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以及海绵城市的信贷投放增幅分别达146%、324%、141%、29%、1050%、79%、303%和418%。“金融赋能 绿色发展”政银企对接会签约项目授信158.09亿元,用信98.54亿元,尚有22亿元在审批中。
标签: 江苏 溧阳 江苏溧阳:绿色金融倾力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