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1-11-17 09:16:45
本报讯 记者 李庶民报道 记者日前从人行天津分行举行的金融形势通气会上获悉,今年三季度以来,人行天津分行着力从政策引导、分析调度、调研督导、约谈问责等方面强化货币信贷政策精准落实,督促金融机构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服务能力、改进工作作风,保持了全市金融运行继续朝着“稳、准、新、优”的目标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和态势不断巩固强化。
今年三季度,天津市金融运行呈现七个特点。一是平稳发展的基础加固。金融运行主要指标较上半年改善,9月末,全市人民币存贷款加权平均增速5.8%,较二季度末回升0.4个百分点。全市社会融资规模存量6.2万亿元,两年平均增速5.6%。二是服务的市场主体更多。9月末,全市有贷款余额的小微型企业户数5.2万户,比年初增加1.2万户。去年以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36.5万户次(含小微企业主),金额104亿元;办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8848户次,涉及贷款金额114亿元。三是企业融资成本持续降低。三季度,全市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65%,环比二季度下降0.12个百分点,较LPR改革前的2019年三季度下降0.53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其中,小微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2%,环比二季度下降0.19个百分点。四是绿色的比重不断提高。9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4042亿元,同比增长26.9%,比年初增加593亿元,同比多增479亿元。绿色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9.9%,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共发行绿色债券154亿元,是去年同期的4.26倍。五是创新的动能持续激活。前三季度,全市银行机构线上发放贷款占比13.4%,服务线上客户数量占比74.5%。全市金融机构推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属信贷产品70多项。六是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持续推动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金改30条”落地见效。截至9月末,区内主体累计新开立本外币账户11万个。有效实施了外汇资本金和外债资金意愿结汇、以“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模式”借用外债等便利化政策,不断深化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七是协调发展的系统性增强。强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金融支持,累计对在津的京津冀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提供融资44.6亿元。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专项工作方案,开展示范区示范点创建工作,截至9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2357亿元,同比增长7.8%。积极服务“制造业立市”战略,全市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分别达15.1%、27%和28.1%。
据介绍,下一步,人行天津分行将更加灵活精准地落实货币信贷政策。重点抓好绿色金融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体系、中小普惠金融体系、乡村振兴金融体系、数字金融体系、科创金融体系、自贸区金融体系和消费金融体系等八个专项金融体系建设。围绕每个金融体系成立一个专班,研究一个方案,落实一套措施,推行“三专两示范”(专项、专班、专人和示范机构、示范区),推动全市金融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