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护绿水青山 再蹚发展新路 湖南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纪实

财经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1-11-18 10:46:48

挖掘机穿梭忙碌、混凝土搅拌车进进出出……在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推进工期。“这个项目建成后,将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乡镇居民对实现城乡居民‘同网’饮‘同质水’的需求。”该项目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在农发行湘潭市分行的资金支持下,这个湘乡市重点民生工程之一的项目,能有效提升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

这是湖南省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人行长沙中支着力引导全省金融系统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服务机制,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探索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湖湘新模式。

探路——构建顶层框架

“各单位要按照《关于金融支持湖南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争取和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今年8月末,在人行长沙中支召开的2021年下半年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会议上,该行党委书记、行长张奎这样强调。这份人行长沙中支联合全省9个部门印发的重磅文件,从7个方面提出了22条措施,成为湖南省金融精准支持绿色低碳领域的政策框架。

为做好金融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工作,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和评价激励机制,早在今年4月,人行长沙中支向全省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发展监测评价工作的通知》,在原有的绿色信贷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湖南省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发展监测评价工作。紧接着,该中支又出台《湖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并在全省金融机构推动开展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更好地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夯实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基础,激励和促进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金融中介作用,将更多的资金配置到绿色低碳领域,提升气候环境相关金融风险管理水平。

为推动各项工作进展,人行长沙中支建立了内部领导工作机制和外部协同工作机制。对内,成立了人行长沙中支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人行绿色金融工作相关决策部署,研究提出全省绿色金融工作政策措施和相关要求,组织、推动、评估全省各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情况。对外,依托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湖南省),协调湖南银保监局、湖南证监局、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湖南省发展改革委、湖南省财政厅等部门按季收集全省绿色金融发展数据,以调度联络、信息反馈和协调联动为基础的三项工作机制,推动数据和信息共享,将监测范围扩大至全省绿色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此外,人行长沙中支还扎实开展绿色金融调查研究和学术研讨活动,多项成果获上级充分肯定。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依托湖南省金融学会“湘江金融论坛”平台,举办“绿色金融发展与环境气候风险管理”专题讲座;赴当地政府、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宣讲,传播绿色金融理念,提高绿色发展意识,增强低碳转型发展的使命感、紧迫感。

聚力——凸显区域特色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在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管理区的秀湖植物园里,密密实实的水草在清澈的湖水中渲染着碧绿的生机。“这种水草能吸收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全国各地的采购量一年达10万余吨。种这种水草既净化了水质,也能带来收入。”据大通湖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在当地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通湖综合治理效果卓越,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为加大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重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人行长沙中支引导全省金融系统创新信贷管理机制,安排信贷专属资源聚焦重点并加大支持力度,严格控制对产能过剩项目的信贷投入,稳步助推全省绿色产业实现调结构与促发展。

“2018年至2022年为碳排放强度下降阶段,2023年至2027年为碳排放总量下降阶段,2028年以后为源汇相抵阶段。”这是《金融时报》记者从人行娄底市中支《娄底市金融支持碳减排工作情况报告》中看到的全市碳减排规划。人行娄底市中支积极推进金融支持碳减排相关工作,按照“一个愿景、两个试点、三个阶段、五条路径、十大保障”的总体思路,分三个阶段实现全市零碳经济发展,打造绿色可持续的零碳示范区域。

人行湘潭市中支则以新能源和新材料“两新”产业链为切入点开展低碳探索实践,引导银行机构找准绿色金融支持碳减排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创新运用信用贷款、供应链贷款、随借随还贷款等多种信贷产品,加大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信贷投放,推动地方产业低碳化发展。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湘潭市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领域贷款余额53.01亿元,同比增长55.87%,占全部绿色贷款的35%。

在衡阳,人行衡阳市中支积极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担保、绿色融资租赁等碳金融服务链的构建,实现“双碳”目标要求在金融领域一体推进;在常德,人行常德市中支将绿色信贷业绩评价考核纳入央行MPA考核和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内容,对于在支持绿色发展方面表现突出的金融机构,给予绿色债券发行和金融服务管理方面更多便利;在怀化,人行怀化市中支会同市财政、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出台《财政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指引》,截至8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142.67亿元,较年初增加31.53亿元,增幅28.37%。

创新——升级信贷产品

“当时非常着急,若没有及时纳税将影响公司纳税信用等级。想不到‘税贷通’产品申请材料能这么简单,审批速度这么快,且无需抵押,额度可循环使用。这个产品设计非常好,有效解决了公司融资难题,真的非常感谢。”位于湖南汨罗的湖南千汇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负责人邹朝晖说。今年6月份,该公司因货款未回笼,又急需资金缴纳税款,而公司成立不足1年,且名下无资产提供抵押担保及提供其他担保方式,无法向其他银行贷款。经汨罗循环经济园区推荐至华融湘江银行申请办理“税贷通”模式化授信,仅5个工作日就获得贷款577万元。

华融湘江银行的“税贷通”模式化贷款,为退税企业提供信用贷款,解决了企业贷款无担保的难题。在人行长沙中支的指导下,各银行机构不断拓宽抵质押范围,采取更为灵活的抵质押方式,陆续探索推出了排污权、能效信贷、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等多种抵质押贷款新方式,解决了不同类型客户的抵押担保问题,湖南省绿色信贷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进出口银行湖南省分行基于其总行转贷业务平台,利用世界银行转贷款、中德财政合作能效和可再生能源项目贷款等形式发放绿色贷款158.2亿元。北京银行长沙分行推出专业性“节能贷”产品体系,信贷投放重点支持节能环保领域,并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投放。湖南省农信社相继推出“乡村振兴系列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应收账款质押贷”“特许经营权抵押贷”“林权抵押贷”“农信担保贷”等信贷产品,有效解决了客户发展绿色产业无有效抵押物难题,缓解了经济下行期客户融资困境。东莞银行长沙分行的“治水贷”授信品种为流动资金贷款、保函,在支持常德市“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工行湖南省分行积极拓展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优质项目,推出基础设施轨道交通项目、新兴能源发电行业项目贷款和风电项目融资租赁,并投资可续期绿色公司债券。民生银行长沙分行为省建工集团的绿色建筑项目授信5亿元,投放2亿元。

多赢——谋求高质量发展

在人行长沙中支的大力推动下,今年以来,全省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保持较快增长,绿色信贷支持绿色产业有力。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湖南省绿色融资余额4192.11亿元,比年初增长11.83%。全省绿色贷款余额3778.3亿元,同比增长24.3%,高于全省信贷增速10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和节能环保产业4项贷款余额合计占比超过九成。

在绿色贷款方面,从行业投向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规模占比最大,节能环保产业贷款同比增势强劲。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余额1875.4亿元,节能环保产业贷款、清洁能源产业贷款、生态环境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560.3亿元、599.4亿元、595.6亿元。其中,节能环保产业贷款快速增长,二季度末,贷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8.3%,高于绿色贷款增速14个百分点。

在绿色债券方面,今年二季度末,全省企业现有绿色债券27只,比年初增加1只;绿色债券余额共计201.9亿元。分地区看,绿色债券发行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沙、株洲、岳阳、常德、郴州和衡阳等6个市州,其中,长沙地区企业绿色债券余额91.9亿元,占比45.5%;株洲和常德企业绿色债券分别为47亿元和38亿元,分别占比23.3%和18.8%。

在其他融资方面,今年二季度末,全省绿色产业基金有统计数据的9只,基金规模共计30.7亿元,绿色信托1只,信托金额1.5亿元;全省主营业务包含绿色产业的上市公司共计16家,其中,今年以来在证券市场再融资公司1家,再融资金额6.7亿元;绿色信贷和债券担保总额24.8亿元;绿色融资贴息总额0.72亿元,较年初增加0.18亿元,增长32.5%。

标签: 共护绿水青山 再蹚发展新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