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2-01-11 17:16:48
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深圳中支”)官网发布公告,表示已完成对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征信”)的企业征信机构备案。
该公司是深圳地方性的征信机构,将归集分散在各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之间的企业信用信息和相关经营管理数据。截至2022年1月10日,深圳征信已完成对37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5.42亿条涉企信用数据的归集,实现深圳380多万家商事主体全覆盖。
记者获悉,深圳征信由人民银行深圳中支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银保监局等单位联合推动设立,由深圳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额出资。深圳征信采用“政府+市场”的建设模式,坚持实体化和市场化发展方向,建设并运维深圳地方征信平台。
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优势 多元化征信体系不断完善
“中国征信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是我国信用经济的重要基石。”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向《金融时报》记者回溯了中国征信行业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征信事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征信业不断发展,对于防范信用风险、降低融资成本、维护金融稳定和改善金融生态方面作用至关重要。”他表示。
从1996年企业贷款证制度的施行、上海市个人征信试点落地,2004年到2006年间人民银行建成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经过多年艰辛探索,我国征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目前,征信中心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是全球最大的征信系统,累计收录11亿自然人、8000多万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贷信息。
与此同时,地方探索也在积极推进。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人民银行总行正在积极推动地方试点,指导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建设地方征信平台,通过市场化机制,运用从地方部门采集的小微企业数据,对小微企业信用状况做出全面评价,改善小微企业征信服务。
我国征信业发展实践探索中,“全国+地方”“政府+市场”双层双轮发展战略布局逐渐成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本次深圳征信的正式运行即是一次颇为有意义的尝试。
“深圳征信作为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建设运维主体,将政务信息、公共事业信息整理、加工给金融机构使用,有效促进金融机构和中小微企业的对接。这个机构是经人民银行深圳中支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已取得合法征信业务资质,可以向金融机构输出企业征信产品和服务。”人民银行深圳中支有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由地方政府整合数据资源,向金融进行输出、赋能,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发挥普惠金融方面的作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在他看来,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发挥深圳征信在信贷评估、风险预警等环节中的信用价值,提升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效率,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贷款可得性不高、信用贷款占比偏低等问题。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深圳征信“政府+市场”的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优势,结合各自的资源禀赋来进一步拓展征信相关的服务边界,另外也能丰富征信业态中的供给体系,满足各类机构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为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供给市场筑牢根基。
突围信息孤岛 更好服务市场主体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类地方性征信公司将政府数据进行整合,将帮助金融机构拓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尤其是“首贷户”业务时提供更多更可靠的数据。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深圳征信将围绕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归集分散在各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之间的企业信用信息和相关经营管理数据,不断深化数据归集、加工整理,为企业融资提质增效。
“深圳征信的成立对于市场主体是很大的利好。”曾刚对记者解释,此前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主要是共享持牌金融机构掌握的个人和企业借贷信息。百行征信过去主要从事互联网金融领域借贷信息的共享,为互联网金融机构及持牌金融机构提供征信服务,近期也在积极拓展替代数据渠道。而像深圳征信这样的机构,则可以更好把地方工商、税务、社保等各方面的政务数据结合起来,通过建模刻画出更准确的“用户画像”,提升企业数据资产价值。
为了获得准确、可用的数据,人民银行深圳中支已经组织对辖内全部77家银行进行地方征信数据源需求全面调研,整理出涉及45个数源单位、286项银行数据需求清单,并根据银行普惠金融需求迫切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试图从根本上解决了数据的可用性和归集的针对性问题。此外,5658份面向中小微企业的调查问卷、48家测试银行对地方金融组织信用信息及数据需求开展的全方位调查,更是为深圳市建立地方金融组织数据归集、共享和动态更新的激励相容机制提供决策参考。
“数据归集方面,深圳征信坚持实用、够用、最小化原则。”人民银行深圳中支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此外,该负责人还强调了数据安全。据其介绍,深圳征信数据存储在深圳市政务云上,由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统一管控,采用数据分级分类管理,从根本上保障了安全。深圳征信严格授权使用数据,加密传输敏感数据,系统已通过信息安全等保三级测评,数据安全可控。
“该机构的设立与近期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的文件精神相呼应,后者强调数字元素和数据要素,将‘在保障安全和隐私’作为有序发展的大前提,而该机构亮点中的‘数据安全有保障’正是这样的体现。”苏筱芮表示。
在数据共享方面,除了政务数据,深圳征信已陆续纳入部分地方金融组织掌握的企业客户信用信息。随着其建设不断深入、完善,根据激励相容的原则,未来将分步实现符合条件的地方金融组织信用数据的共建共享。
据了解,当前首批测试银行已借助该平台实现成功授信。“深圳征信一站式汇集政务数据、金融数据和商业数据等大数据资源,真正打破了信息孤岛,不仅使重点政务数据的接入成为可能,也解决了原先由于数据分散在不同机构导致的对接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平台的‘政府+市场’运作模式也使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更有保障。”一家首批参与测试的银行业务人员表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