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女儿一年阅读1000万字,还真不费力……

快讯 来源:小花生网 2023-06-16 20:51:27

6年级女儿一年阅读1000万字,还真不费力……

橘子:看标题,是不是又觉得“牛娃来了”。

是,也不是。


(相关资料图)

故事的主角之一,的确是个牛娃,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成绩当然好。学校里,语文最好,校内外诗词、写作大赛拿奖拿到手软。英语,目前蓝思值900,相当于同年级美国孩子的阅读水平。弱项是数学,但也不妨碍她常常考班级第一。

看来“学霸没有真正的弱项,只有相对弱项。”

更重要的是,这位“牛娃”是真正的读书大户,一整年读了60本书,一共1050万字!

养出这样的牛娃,她妈妈居然说:我很少焦虑。

猛一听,是不是觉得有些“凡尔赛”?

还真不是。

“不焦虑”的学霸妈妈,是这妈妈@芝麻和HELEN最显著的标签。三年多来,她在小花生社区里持续分享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既不激进,也不躺平,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地走,给了很多花友信心。

为什么女儿成绩那么好还能有时间读那么多书,她说孩子“喜欢一件事,就能见缝插针地去做。”

而这种阅读习惯的养成,和家庭三代传承的读书氛围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跟@芝麻和HELEN 走进她的家庭,看看不靠鸡血,如何养成一个爱读书的牛娃 ...

本文图片由@芝麻和HELEN提供

1

祖孙三代,我们这样读书

说到我家和书的故事,还要从我的父亲说起。

我的父亲:一本词典,改变一生命运

我的父亲生在东北的一个小村庄,他在家里排行第五,八岁时便失去了母亲。后来,他和六十岁的父亲一起住在二哥家,二哥家有四个孩子,家境可想而知。

父亲小时候读过一阵子书,是那种村子里的小学堂,为了上学,父亲经常赤着脚走几公里的路。但是没过多久,这样的学,他也上不了了。所以,父亲小时候没学过拼音,但他是识字的。

后来,父亲去参了军。

父亲当兵时的照片,左边骑摩托车的是他

在部队里,父亲得到了一本成语词典,这是他在当时仅有的书。

据父亲所述,他是爱极了那本词典的,一直随身带着,有空就读,有空就背。通过这本小小的词典,他的语文素养在一点点发生着变化。

这本意义非凡的词典,至今被父亲保存着

父亲是极爱写作的。从部队复员后,父亲因为写作能力做了某国营公司的宣传干事,业余时间他也经常写稿子赚稿费,补贴家用。

再后来,他成了某银行的办公室主任,行里的头号笔杆子,他的论文登上了银行业的专业杂志。直到现在,每逢行庆活动,也总有人向他邀稿,时不时传来获奖的消息。

父亲刚复原转业时的工作照

那本小小的词典是父亲自学的开始。没有它,父亲是怎么也考不上夜大,成不了行长的。

我常觉得,父亲的人生真是精彩啊!从一个穿不上鞋子的放牛娃,成长为一个领域的专业领导者。

父亲任某银行支行行长时的照片

我还记得他和母亲把我寄养在姥姥家,一同读夜大的刻苦,我也记得他在银行工作时彻夜读书那未熄的灯光,我甚至记得他在家里写文章那专注的神情,当然,我更记得我替他收稿费时的惊喜。没有父亲,就没有我现在的生活。

而这一切,都是从一本小小的词典开始的。

在那个时代,阅读改变命运。

父亲现在依旧坚持读书

我自己:一张借书证,一个伪阅读爱好者

父亲是爱书的。所以,我的小时候,凡是可以用到奖励的,那奖励一定会是书。不爱饺子的我,从第六个开始,每多吃一个就可以得到一本书。为了这个奖励,我曾经吃到了十个以上。

找不到吃饺子的照片了,放一张我喝饮料的来凑数

后来,父亲送我了一张借书卡,一个借书袋。从那起,我便可以坐着公交车去图书馆借书了。也就是在那个时期,我读了一些名著,《高老头》《茶花女》《基督山伯爵》《幻灭》……喜欢上了巴尔扎克、大仲马、雨果……

我的入队照

然而,随着学业与玩心的同步增长,我的阅读经历也就停留在了那里。特别是后来工作以后,阅读几乎彻底被忘记了。我成了一个伪阅读爱好者。

在那个时代,阅读可以被称为一种爱好。

后来,我认识了一个真正的阅读爱好者。也不知道我施展了什么妖术,他就这么被我迷惑住,成了我的队友。

我和被我迷惑住的队友

我们很快就有了孩子,很快,孩子了读书的年龄。

我的孩子:一千本绘本,阅读起步了

是啊,读书的年龄,好像她是从一出生就开始读书了吧?

一出生就开始读挂图,开始是那种规则的几何图形,后来是各种彩色的真实世界的画面。几个月,她就可以通过图画和我们交流了,我们说蜜蜂,她就可以找到那本书,打开那张带着蜜蜂的图片,得意地指着蜜蜂。再后来,她开始听我们读绘本。一岁多,两岁多,三岁多,三四年的时间,一千多本绘本,在不知不觉中读过。

四岁多的小她可以自己读书了。而且,一起步就是章节书。还记得她独立阅读的第一本书《爱丽丝梦游仙境(全译本)》。

回想她要自己读书的那段时光,我是多么的不舍啊!可她就这么坚定地把我推开,开始了自己独立阅读的人生。

我很庆幸有那么几年时光,让我和她亲子共读。那些绘本成了我们探讨人生的纽带,互通思想的桥梁。因为那些绘本,我也得以回到童年,再长大一次,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看问题。读着读着就笑了,读着读着就哭了。那样的日子多么纯粹啊!

可能是因为我对那段时光的留恋吧!现在的我比青少年时期的我更爱读书了,也经常邀请孩子、队友一起讨论我们读过的书,开了几年的家庭阅读分享会,三个人分享各自的阅读收获,感受着彼此,一起成长。

在这个时代,阅读是每日必备的精神食粮。

2

一家三口,我们这样读书

刚刚提到,我们一家三口常常一起进行阅读计划,然后开家庭阅读会来分享。接下来,我就以去年寒假为例,来说说我们家比较有特色的阅读仪式。

去年的寒假有些特别,因为疫情原因,仿佛一切都静止了。人口流动性减弱,大家都自觉地自我封闭起来。如果此时你拿台望远镜对向相邻的楼房,家家户户的生活模式也许都将是围绕着锅台、电视与书桌吧?

疫情虽然带来了不安与焦虑,但也给予了我们一段难得的居家时光,让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多读读书了。一切不安与乏味都将止于阅读。

根据年前疫情的趋势,我们早早就预料到公共场所可能会提前封闭。于是,抓紧时间去图书馆搬了一堆书回来。三个人每人设定了一个阅读主题。

爸爸的阅读最有深度他确定的是纳粹研究主题,计划利用这个延长版的春节读完厚厚的七大本书(其中《第三帝国的兴亡》已经是二刷了,除了纸书,还有两本电子书)。

妈妈的阅读最简单。围绕生物,两本关于植物,一本关于动物。

闺女的阅读最有趣历史穿越主题,随着书籍穿越到唐朝、宋朝和清朝,去体会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和习俗。除了这几本纸书,还有两本电子书。 

目标确定以后,我们便各自开始了自己的阅读之旅。说起来简单,可时间却还是非常有限。春节期间我和孩子有旅行安排,回来之后便开始了工作和学习,爸爸也有日常工作,还要帮我分担部分家务。真正能静心阅读的时间其实也并不比平时多多少。固定时间安排和碎片时间利用都不可少。

爸爸自己读累了,非要“培养”狗狗读书

爸爸的固定阅读时间放在晚上,每晚大约有三个小时。闺女的固定阅读时间一般放在上午,每天一个小时左右。而我呢?没有固定时间。这也是我的阅读量明显低于他们两个的主要原因。旅途中,我和闺女也会利用火车和飞机上的时间阅读。

这次,闺女特别喜欢《唐朝穿越指南》和《唐朝定居指南》,边读边大呼过瘾,不停地和我分享细节。书里提到的礼仪动作,她还要自己尝试去做,去学习。读了这两本,又借了《清朝穿越指南》、《假如生活在宋朝》和《生活在宋朝》。

日本之旅,闺女读完了《清朝穿越指南》,一路各种问题:

妈妈,你知道清朝女人头上的大拉翅是怎么演化来的吗?你觉得它好看吗?

妈妈,你看清朝女人穿的鞋子,这可怎么走路啊?她们是不是经常崴脚啊?

妈妈,你知道八旗里哪些是归皇帝管理的吗?

妈妈,电视里演的清宫剧,很多细节都是错误的,你知道吗?

后来,她又对宋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便跟着书籍又“穿越到宋朝去了”!

爸爸和女儿

在闺女读完这些历史穿越书的同时,爸爸也读完了关于纳粹的书,妈妈也把植物类的书读完了。我们计划要开一次家庭阅读分享会。闺女邀请了姥姥、姥爷一起参加。

闺女当主持人,像模像样地做开场白,邀请我们一一分享。

爸爸的分享围绕他的读书笔记;妈妈为分享单独列了提纲;闺女提前在书上画了重点,把自己觉得有趣的都要讲给我们听,而且特别注重和大家的互动。

经过两个晚上,一共大约四个钟头,我们的分享才告一段落。闺女在她分享的结尾时说:

“今天在座的各位可能还并不完全了解宋朝,但我想让大家知道,宋朝是一个在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很发达的朝代,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希望大家能和我一样爱上宋朝,品味宋朝。”

感觉这些书真的把她变成了一枚忠实的宋粉了。

女儿做的宋朝主题手帐

3

我家女儿,这样读书

回顾女儿读书,我们非常重视的一个方法,就是“主题阅读”。下面,我来说说这方面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去年寒假女儿成了小宋迷之后,我们还在继续扩充关于宋朝的阅读书单,前前后后花了大半年。

宋朝主题阅读部分书单

有的花友看到我们的宋朝主题阅读书单后,曾问我时间如何安排,觉得一个朝代就要读那么多书,似乎投入的时间成本过高,而且短期成效不明显。但我依然很喜欢这种阅读方式,看重的是它可以弥补学校学习的不足,可以让孩子在思维上获得比较大的提升。

1、在主题阅读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她的好奇心被一步步的调动和满足,这个探索的过程常常让人觉得很“解渴”。

2、和一本书的阅读不同,主题阅读会让孩子建立书与书之间的关联,发现不同视角下对同一历史的不同看法,这对培养思辨能力很有帮助。

3、主题阅读是建立在熟练掌握检视阅读、分析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主题阅读也会促进阅读基础能力的提升。从孩子主持家庭阅读会时的开场白中,从她的分享、笔记与写作中,我都体会到了她对所读之书的融会贯通。

4、和孩子在学校孤立的语文学习不同,主题阅读则可以打破框架,打破学科壁垒,它是主动的、自由的、交互的,可以给孩子更大的探索空间。

这样的主题阅读,把地理、历史、语文知识贯穿起来学了

带着闺女尝试主题阅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经过一番回忆与思考,我发现很久以前我们就开始了类似的试探。

比如,在孩子读《秘密花园》时,我们想到了《小公主》这本书,于是,我们研究了作者的背景,并对两本书的构思、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

后来,在植物学书籍的阅读中,我们也进行了类似主题阅读的尝试。比如,在一段时间内集中阅读多本相近主题的植物学书籍,比较书中观点的异同。通过家庭阅读分享会进行主题的讨论与分析。

再从学习中国历史的角度来说,搞一遍通史之后就可以进入断代史了。

孩子在一年级时,我们先通过《写给孩子的世界历史》《写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历史墙书等,简单的把世界史、中国史了解了个大概,建立了感性认识。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断代史分成几个模块:先秦到秦,汉到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近代史。到了小学中高年级,重点通过主题阅读来学习的是隋唐、宋元、明和近代史。

我们的学习思路主要围绕:

历史事件:经过、因果、影响

历史人物:政治观点、影响力、功过、作品

社会风貌:习俗、文化成就

文学作品:诗词、古文、小说

因此,在选择阅读素材时,我们也会围绕这些方面去选择。

具体需要阅读的书目,并不是一开始就列好了清单,像布置任务一样扔给孩子,而是循序渐进,跟随孩子的好奇心,边读边讨论边寻找下一个目标,逐步丰富完善的。

每次去图书馆,孩子都会一头扎进书架,要好久才能拔出腿来。对于她选定的书,我们会给予一些意见,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她自己。即使是一些不太适合她目前水平的书,如果她坚持要读,我们也会尽量提供帮助。

另外,除了阅读,我们也会结合一些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里的书画展、文物展,临摹字帖,欣赏名画;观看一些纪录片或者质量好的电视剧。如果条件允许,大家还可以计划一些旅行,寻访一些历史遗迹,这样会让学习更加立体,感触更加深刻。

在主题阅读完成之后,还可以引导孩子写点什么。比如说,前面提到的记记手帐,或者提炼出自己观点,干脆写篇小论文。这样既有利于孩子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又能加深理解,使阅读更有实效。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