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1-10-13 13:17:26
“罗学瓒系新民学会第一批会员之一,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同窗好友,并且经常同游湘江……”在株洲市文物保护单位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罗学瓒烈士墓前,人行株洲市中支党史教育宣讲志愿者屈灿向参观民众介绍罗学瓒烈士的生平事迹,民众驻足聆听,还不时提问,屈灿胸有成竹一一解答。这是人行株洲市中支立足红色沃土走向社会开展党史教育宣讲的一个缩影。
一段党史,就是一份永恒的精神传承。百年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人行株洲市中支积极探索,在搞好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利用党团活动、工作间隙、节假等时机倡议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志愿者,将株洲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到群众中去。该中支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志愿者对株洲党史故事信手拈来,一段段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故事浮现在民众眼前,引发了民众对党史学习的浓厚兴趣。至目前,该中支先后有12名党员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学校、工厂、农村、社区、集市等阵地宣讲党史,受众达到了1600余人次,形成了人行株洲市中支党史教育宣讲独特的“风景线”。
在党史教育宣讲主体上,突出“众”字。一是提供党员自我展示平台。不分年龄、不分职务,普通党员人人皆可成为“主角”,讲党课主体从党委成员、党支部书记到普通党员,实现了党史教育宣讲单从“领导讲”到“大家讲”的转变。二是拓宽党员自我学习教育的途径。普通党员讲党史,在自我学习教育中深化认知认同,实现了党史学习教育从受众到主讲人的身份转变。三是实行党员讲师“孵化”制度。党员讲师首先通过两轮党史知识测试,再经过搜集历史资料、制作讲稿、实地试讲、完善讲稿流程,使得兼具短、精、新的特点,完善一堂讲一堂,成熟到一定程度再开讲,实现了党员党性修养从“心”到“形”的兼容。
在党史教育宣讲内容上,突出“实”字。一是串联红色资源。以株洲籍党史人物为主线,将李立山故居、左家老屋、耿传公祠、杨得志故居、罗哲烈士墓、何孟雄故居、谭震林墓、罗学瓒墓等多个红色教育基地作为移动课堂串联在一起,形成红色之路打卡点,让民众聆听红色故事、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二是多层面讲述。从历史、专业、奉献三个层面把故事讲实。在历史层面上,将民众置身于株洲的历史溯源中,讲好建党百年来株洲本土红色故事。在专业层面上,结合株洲红色金融发展史、株洲市中支建行以来的历史和大事记,讲好优秀金融人才胸怀大局、服务大局,自觉将个人追求融入金融事业发展进程的故事。在奉献层面,融合株洲红色热土孕育出的“最美扶贫书记”黄诗燕等同志的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教育,展现共产党人以生命赴使命、以初心换民心的情怀。三是突出“真”和“准”。“真”是真实还原,以活动现场的实物陈列增强视觉冲击力和思想感染力。“准”是准确无误,每一历史事件、时间节点都严密论证,找到权威出处,他们多次赴党史办查找资料,用精准严谨的语言和数字增强说服力。
在党史教育宣讲方式上,突出“活”字。一是突出氛围营造。一方面,通过制作学习课件及视频短片,进行背景解读,注重情感酝酿和氛围营造,使受众在感动中感悟。另一方面,注重启发导引,将故事与理论相结合,与现实工作相结合,引导民众在“为什么”方面深入思考。二是侧重以小见大。通过讲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段段精彩的历程,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如纪念左权的“将军泉”,拷问共产党人初心的“耿飚之问”等,用这些工作生活中的“小情节”反映党史人物波澜壮阔的“大人生”,增强感染力。三是强化交流互动。以“党史教育宣讲+承诺践诺”形式,强化使命担当。在宣讲现场带领受众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引导受众党员把革命理想信念根植在心田里,落实在行动上。以“党史教育宣讲+快问快答”形式,随机提问党的百年历史中的重要事件、重大会议、重要文件等党史基础知识,吸引民众关注,活跃宣讲氛围,以问题形式宣讲党史,吸引民众踊跃参与。以“党史教育宣讲+为民办实事”形式,将宣讲活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相结合,在宣讲现场通过发放宣传折页、现场答疑等方式为民众讲解各类金融知识,收集意见建议。党史教育宣讲活动开展以来,共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接受咨询61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民众不了解党史就没有“根”,不领悟党史就没有“魂”。人行株洲市中支走向社会开展的党史教育宣讲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百年党史,理论联系实际,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株洲红色沃土上真实的历史事件、形象丰满的党史人物再度呈现给民众,促使民众更进一步了解党史、感悟党史,增进爱党之情,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之目的,进一步引领广大群众坚决听党话、坚定跟党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